重庆大学边坡工程共138讲视频
- 来源:重庆大学
- 格式:高清三分屏视频
- 类型:网络教育

- 提示:在线学习受线路和学校服务器的影响,可能有在线看不了的情况,建议选择下载之后离线学习!
- 第01讲:1.1 边坡的概念
- 第02讲:1.2 边坡的组成要素
- 第03讲:1.3.1 按岩性不同分类
- 第04讲:1.3.2 按地质环境与人工改造的程度分类
- 第05讲:1.3.3 按边坡高度不同分类
- 第06讲:1.3.4 按边坡坡度不同分类
- 第07讲:2.1.1 崩塌
- 第08讲:2.1.2 倾倒
- 第09讲:2.1.3 滑坡
- 第10讲:2.2.1 按滑坡体的物质组成分类
- 第11讲:2.2.2 按滑坡的厚度分类
- 第12讲:2.2.3 按力学条件分类
- 第13讲:2.2.4 按滑坡体积大小不同分类
- 第14讲:2.2.5 按滑行速度不同分类
- 第15讲:2.2.6 按滑动面形态不同分类
- 第16讲:2.3.1 地形地貌
- 第17讲:2.3.2 滑坡的岩、土结构
- 第18讲:2.3.3 水
- 第19讲:3.1 地层与岩性
- 第20讲:3.2 地质构造与地应力
- 第21讲:3.3.1 结构面的成因类型
- 第22讲:3.3.2 结构面的组数与数量
- 第23讲:3.3.3 结构面的连续性和间距
- 第24讲:3.3.4 结构面的起伏度和粗糙度
- 第25讲:3.3.5 结构面的结合状态及充填物
- 第26讲:3.3.6 结构面的产状及其与边坡临空面的关系
- 第27讲:3.4.1 静水压力和浮托力
- 第28讲:3.4.2 动水压力(或称渗透力)
- 第29讲:3.4.3 水对边坡岩体的物理化学的破坏作用
- 第30讲:3.4.4 地下水的存在和水位的高低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第31讲:3.4.5 地下水的流动与断层透水性的优劣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第32讲:3.5.1 振动波对边坡岩体的破坏作用
- 第33讲:3.5.2 振动速度对边坡岩体稳定性的影响
- 第34讲:3.5.3 爆破震动力的计算
- 第35讲:3.6.1 边坡的外形
- 第36讲:3.6.2 边坡的坡度与高度
- 第37讲:3.6.3 边坡的断面形状
- 第38讲:3.7 其他因素
- 第39讲:4.1.1 现场岩体调查与相关参数测量
- 第40讲:4.1.2 初步判断边坡岩体结构的稳定性
- 第41讲:4.1.3 推断滑坡体的形态与滑体的几何尺寸
- 第42讲:4.1.4 工程地质剖面图的绘制
- 第43讲:4.2.1 基本原理
- 第44讲:4.2.2 投影方法
- 第45讲:4.2.3 投影网
- 第46讲:4.2.4 利用投影网(吴氏网)作投影图的步骤
- 第47讲:4.2.5 实体比例投影法
- 第48讲:4.3.1 单一结构面且结构面与边坡面倾向相同
- 第49讲:4.3.2 单一结构面与坡面斜交的边坡
- 第50讲:4.3.3 2组结构面与边坡斜交
- 第51讲:4.3.4 3组或3组以上结构面与坡面斜交
- 第52讲:4.4.1 绘制结构面的极点投影图
- 第53讲:4.4.2 极点等值线图的绘制
- 第54讲:4.4.3 优势结构面的确定
- 第55讲:5.1 概述
- 第56讲:5.2.1 单一滑面的滑坡稳定性分析
- 第57讲:5.2.2 两滑面及多滑面的滑坡稳定性分析
- 第58讲:5.2.3 由多个滑动面形成的滑坡体
- 第59讲:5.3.1 圆弧形条分法
- 第60讲:5.3.2 考虑条块间接触力的分析方法——毕晓普(Bishop)法
- 第61讲:5.3.3 条块间不平衡推力迭代法(传递系数法)
- 第62讲:5.4.1 楔体的几何参数
- 第63讲:5.4.2 安全系数的计算
- 第64讲:5.5.1 可靠性的定义
- 第65讲:5.5.2 不肯定性的函数表示
- 第66讲:5.5.3 可靠性分析
- 第67讲:5.6.1 综合评价
- 第68讲:5.6.2 敏感性分析
- 第69讲:5.6.3 安全系数的选用
- 第70讲:6.1 设计计算图法的原理
- 第71讲:6.2 边坡设计计算图法的使用方法
- 第72讲:7.1 经验类比法概述
- 第73讲:7.2 经验类比法的应用
- 第74讲:8.1.1 边坡的防治对象
- 第75讲:8.1.2 滑坡的防治原则
- 第76讲:8.1.3 滑坡的防治方法
- 第77讲:8.2.1 地表排水
- 第78讲:8.2.2 地下排水
- 第79讲:8.2.3 水平钻孔排水
- 第80讲:8.2.4 渗水隧洞
- 第81讲:8.2.5 垂直疏干井排水
- 第82讲:8.3.1 挡土墙概述及其设置原则
- 第83讲:8.3.2 重力式挡土墙适用范围及种类
- 第84讲:8.3.3 重力式挡土墙的构造
- 第85讲:8.3.4 重力式挡土墙的设计
- 第86讲:8.3.5 有关重力式挡土墙的注意事项
- 第87讲:8.3.6 薄壁式挡土墙
- 第88讲:8.3.7 加筋土挡土墙
- 第89讲:8.3.8 锚杆挡土墙
- 第90讲:8.3.9 锚定板挡土墙
- 第91讲:8.3.10 土钉挡土墙
- 第92讲:8.4.1 锚索加固概述
- 第93讲:8.4.2 锚索加固的设计
- 第94讲:8.4.3 锚索加固施工
- 第95讲:8.5.1 抗滑桩加固概述
- 第96讲:8.5.2 抗滑桩设计
- 第97讲:8.5.3 抗滑桩的施工工艺以及在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98讲:8.6.1 注浆加固概述
- 第99讲:8.6.2 注浆材料
- 第100讲:8.6.3 注浆加固设计
- 第101讲:8.6.4 注浆加固施工
- 第102讲:8.7.1 实施减滑工程的实质
- 第103讲:8.7.2 削坡减载法
- 第104讲:8.7.3 减重反压法(减重压脚法)
- 第105讲:9.1 边坡坡面防护概述
- 第106讲:9.2.1 种草
- 第107讲:9.2.2 栽草
- 第108讲:9.2.3 铺草皮
- 第109讲:9.2.4 植树
- 第110讲:9.2.5 植被防护的优越性与应注意的问题
- 第111讲:9.3.1 抹面防护
- 第112讲:9.3.2 捶面防护
- 第113讲:9.3.3 喷浆及喷射混凝土防护
- 第114讲:9.3.4 喷锚网联合防护
- 第115讲:9.3.5 土工格栅挂网喷浆防护
- 第116讲:9.3.6 护面墙
- 第117讲:9.3.7 浆砌片石防护
- 第118讲:9.3.8 干砌片石防护
- 第119讲:9.3.9 浆砌片石骨架护坡
- 第120讲:9.3.10 锚杆防护
- 第121讲:10.1 概述
- 第122讲:10.2.1 设站观测法
- 第123讲:10.2.2 摄影测量法
- 第124讲:10.2.3 光电测距仪监测
- 第125讲:10.2.4 自动化监测网(即3S工程)
- 第126讲:10.3.1 简易装置
- 第127讲:10.3.2 地面伸长计
- 第128讲:10.3.3 钢绳伸长仪
- 第129讲:10.4.1 简易钻孔伸长计
- 第130讲:10.4.2 钻孔多点精密伸长计
- 第131讲:10.4.3 剪切带
- 第132讲:10.4.4 边坡测斜仪
- 第133讲:11.1 滑坡预报的基本概念
- 第134讲:11.2 边坡变形破坏预报的分类
- 第135讲:11.3.1 概述
- 第136讲:11.3.2 “斋滕法”的理论和方法
- 第137讲:11.3.3 滑坡变形历时曲线外延法
- 第138讲:11.3.4 Broadbent的预报方法
- 第139讲:11.3.5 自然地质因素分析
- 提示:在线学习受线路和学校服务器的影响,可能有在线看不了的情况,建议选择下载之后离线学习!
- 第1讲:1.1 边坡的概念
- 第2讲:1.2 边坡的组成要素
- 第3讲:1.3.1 按岩性不同分类
- 第4讲:1.3.2 按地质环境与人工改造的程度分类
- 第5讲:1.3.3 按边坡高度不同分类
- 第6讲:1.3.4 按边坡坡度不同分类
- 第7讲:2.1.1 崩塌
- 第8讲:2.1.2 倾倒
- 第9讲:2.1.3 滑坡
- 第10讲:2.2.1 按滑坡体的物质组成分类
- 第11讲:2.2.2 按滑坡的厚度分类
- 第12讲:2.2.3 按力学条件分类
- 第13讲:2.2.4 按滑坡体积大小不同分类
- 第14讲:2.2.5 按滑行速度不同分类
- 第15讲:2.2.6 按滑动面形态不同分类
- 第16讲:2.3.1 地形地貌
- 第17讲:2.3.2 滑坡的岩、土结构
- 第18讲:2.3.3 水
- 第19讲:3.1 地层与岩性
- 第20讲:3.2 地质构造与地应力
- 第21讲:3.3.1 结构面的成因类型
- 第22讲:3.3.2 结构面的组数与数量
- 第23讲:3.3.3 结构面的连续性和间距
- 第24讲:3.3.4 结构面的起伏度和粗糙度
- 第25讲:3.3.5 结构面的结合状态及充填物
- 第26讲:3.3.6 结构面的产状及其与边坡临空面的关系
- 第27讲:3.4.1 静水压力和浮托力
- 第28讲:3.4.2 动水压力(或称渗透力)
- 第29讲:3.4.3 水对边坡岩体的物理化学的破坏作用
- 第30讲:3.4.4 地下水的存在和水位的高低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第31讲:3.4.5 地下水的流动与断层透水性的优劣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第32讲:3.5.1 振动波对边坡岩体的破坏作用
- 第33讲:3.5.2 振动速度对边坡岩体稳定性的影响
- 第34讲:3.5.3 爆破震动力的计算
- 第35讲:3.6.1 边坡的外形
- 第36讲:3.6.2 边坡的坡度与高度
- 第37讲:3.6.3 边坡的断面形状
- 第38讲:3.7 其他因素
- 第39讲:4.1.1 现场岩体调查与相关参数测量
- 第40讲:4.1.2 初步判断边坡岩体结构的稳定性
- 第41讲:4.1.3 推断滑坡体的形态与滑体的几何尺寸
- 第42讲:4.1.4 工程地质剖面图的绘制
- 第43讲:4.2.1 基本原理
- 第44讲:4.2.2 投影方法
- 第45讲:4.2.3 投影网
- 第46讲:4.2.4 利用投影网(吴氏网)作投影图的步骤
- 第47讲:4.2.5 实体比例投影法
- 第48讲:4.3.1 单一结构面且结构面与边坡面倾向相同
- 第49讲:4.3.2 单一结构面与坡面斜交的边坡
- 第50讲:4.3.3 2组结构面与边坡斜交
- 第51讲:4.3.4 3组或3组以上结构面与坡面斜交
- 第52讲:4.4.1 绘制结构面的极点投影图
- 第53讲:4.4.2 极点等值线图的绘制
- 第54讲:4.4.3 优势结构面的确定
- 第55讲:5.1 概述
- 第56讲:5.2.1 单一滑面的滑坡稳定性分析
- 第57讲:5.2.2 两滑面及多滑面的滑坡稳定性分析
- 第58讲:5.2.3 由多个滑动面形成的滑坡体
- 第59讲:5.3.1 圆弧形条分法
- 第60讲:5.3.2 考虑条块间接触力的分析方法——毕晓普(Bishop)法
- 第61讲:5.3.3 条块间不平衡推力迭代法(传递系数法)
- 第62讲:5.4.1 楔体的几何参数
- 第63讲:5.4.2 安全系数的计算
- 第64讲:5.5.1 可靠性的定义
- 第65讲:5.5.2 不肯定性的函数表示
- 第66讲:5.5.3 可靠性分析
- 第67讲:5.6.1 综合评价
- 第68讲:5.6.2 敏感性分析
- 第69讲:5.6.3 安全系数的选用
- 第70讲:6.1 设计计算图法的原理
- 第71讲:6.2 边坡设计计算图法的使用方法
- 第72讲:7.1 经验类比法概述
- 第73讲:7.2 经验类比法的应用
- 第74讲:8.1.1 边坡的防治对象
- 第75讲:8.1.2 滑坡的防治原则
- 第76讲:8.1.3 滑坡的防治方法
- 第77讲:8.2.1 地表排水
- 第78讲:8.2.2 地下排水
- 第79讲:8.2.3 水平钻孔排水
- 第80讲:8.2.4 渗水隧洞
- 第81讲:8.2.5 垂直疏干井排水
- 第82讲:8.3.1 挡土墙概述及其设置原则
- 第83讲:8.3.2 重力式挡土墙适用范围及种类
- 第84讲:8.3.3 重力式挡土墙的构造
- 第85讲:8.3.4 重力式挡土墙的设计
- 第86讲:8.3.5 有关重力式挡土墙的注意事项
- 第87讲:8.3.6 薄壁式挡土墙
- 第88讲:8.3.7 加筋土挡土墙
- 第89讲:8.3.8 锚杆挡土墙
- 第90讲:8.3.9 锚定板挡土墙
- 第91讲:8.3.10 土钉挡土墙
- 第92讲:8.4.1 锚索加固概述
- 第93讲:8.4.2 锚索加固的设计
- 第94讲:8.4.3 锚索加固施工
- 第95讲:8.5.1 抗滑桩加固概述
- 第96讲:8.5.2 抗滑桩设计
- 第97讲:8.5.3 抗滑桩的施工工艺以及在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98讲:8.6.1 注浆加固概述
- 第99讲:8.6.2 注浆材料
- 第100讲:8.6.3 注浆加固设计
- 第101讲:8.6.4 注浆加固施工
- 第102讲:8.7.1 实施减滑工程的实质
- 第103讲:8.7.2 削坡减载法
- 第104讲:8.7.3 减重反压法(减重压脚法)
- 第105讲:9.1 边坡坡面防护概述
- 第106讲:9.2.1 种草
- 第107讲:9.2.2 栽草
- 第108讲:9.2.3 铺草皮
- 第109讲:9.2.4 植树
- 第110讲:9.2.5 植被防护的优越性与应注意的问题
- 第111讲:9.3.1 抹面防护
- 第112讲:9.3.2 捶面防护
- 第113讲:9.3.3 喷浆及喷射混凝土防护
- 第114讲:9.3.4 喷锚网联合防护
- 第115讲:9.3.5 土工格栅挂网喷浆防护
- 第116讲:9.3.6 护面墙
- 第117讲:9.3.7 浆砌片石防护
- 第118讲:9.3.8 干砌片石防护
- 第119讲:9.3.9 浆砌片石骨架护坡
- 第120讲:9.3.10 锚杆防护
- 第121讲:10.1 概述
- 第122讲:10.2.1 设站观测法
- 第123讲:10.2.2 摄影测量法
- 第124讲:10.2.3 光电测距仪监测
- 第125讲:10.2.4 自动化监测网(即3S工程)
- 第126讲:10.3.1 简易装置
- 第127讲:10.3.2 地面伸长计
- 第128讲:10.3.3 钢绳伸长仪
- 第129讲:10.4.1 简易钻孔伸长计
- 第130讲:10.4.2 钻孔多点精密伸长计
- 第131讲:10.4.3 剪切带
- 第132讲:10.4.4 边坡测斜仪
- 第133讲:11.1 滑坡预报的基本概念
- 第134讲:11.2 边坡变形破坏预报的分类
- 第135讲:11.3.1 概述
- 第136讲:11.3.2 “斋滕法”的理论和方法
- 第137讲:11.3.3 滑坡变形历时曲线外延法
- 第138讲:11.3.4 Broadbent的预报方法
- 第139讲:11.3.5 自然地质因素分析
- 提示:课程前二讲是免费下载的,您可以直接试下载。批量下载需要的学习币以标明的为准。>>批量下载方法
- 资源一(原版三分屏格式,只支持电脑):
- 边坡工程第01-02讲免费试下载
- 重庆大学边坡工程138讲视频批量下载 提取密码:la4830
- 资源二(mp4格式,支持电脑和手机):
- 边坡工程第01-02讲.mp4格式视频免费试下载
- 重庆大学边坡工程138讲.mp4格式视频批量下载 提取密码:vyka150
课程介绍
课程内容简介
《边坡工程》课程对于采矿工程专业属于专业基础课。通过该专业的教学应该使学生初步了解边坡的概念及其分类;掌握边坡破坏的形式及其特点;在理解影响边坡稳定性因素的基础上,掌握分析边坡稳定性的各类方法及边坡治理的技术和方法;掌握边坡稳定性监测方法;了解边坡变形破坏的预报方法。
教材及参考资料
课程教材:
《边坡稳定分析与滑坡防治》.姜德义、朱合华、杜云贵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年
参考资料:
1、《岩石边坡工程》.E.Hock.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3年
2、《边坡工程—理论与实践最新发展》.崔政权、李宁.北京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1999年
3、《矿山边坡工程》.廖国华、刘宝琛.中国长沙岩石力学工程技术咨询公司.1983年
第一章 边坡工程概述
1.1 边坡的概念
1.2 边坡的组成要素
1.3 边坡的分类
1.3.1 按岩性不同分类
1.3.2 按地质环境与人工改造的程度分类
1.3.3 按边坡高度不同分类
1.3.4 按边坡坡度不同分类
第二章 边坡变形的破坏
2.1 边坡的破坏形式
2.1.1 崩塌
2.1.2 倾倒
2.1.3 滑坡
2.2 滑坡的分类
2.2.1 按滑坡体的物质组成分类
2.2.2 按滑坡的厚度分类
2.2.3 按力学条件分类
2.2.4 按滑坡体积大小不同分类
2.2.5 按滑行速度不同分类
2.2.6 按滑动面形态不同分类
2.3 滑坡地带的特征
2.3.1 地形地貌
2.3.2 滑坡的岩、土结构
2.3.3 水
第三章 影响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3.1 地层与岩性
3.2 地质构造与地应力
3.3 岩体结构
3.3.1 结构面的成因类型
3.3.2 结构面的组数与数量
3.3.3 结构面的连续性和间距
3.3.4 结构面的起伏度和粗糙度
3.3.5 结构面的结合状态及充填物
3.3.6 结构面的产状及其与边坡临空面的关系
3.4 水的作用
3.4.1 静水压力和浮托力
3.4.2 动水压力(或称渗透力)
3.4.3 水对边坡岩体的物理化学的破坏作用
3.4.4 地下水的存在和水位的高低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3.4.5 地下水的流动与断层透水性的优劣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3.5 振动的作用
3.5.1 振动波对边坡岩体的破坏作用
3.5.2 振动速度对边坡岩体稳定性的影响
3.5.3 爆破震动力的计算
3.6 边坡的几何形状及表面形态
3.6.1 边坡的外形
3.6.2 边坡的坡度与高度
3.6.3 边坡的断面形状
3.7 其他因素
第四章 边坡岩体结构分析
4.1 岩体结构分析的步骤
4.1.1 现场岩体调查与相关参数测量
4.1.2 初步判断边坡岩体结构的稳定性
4.1.3 推断滑坡体的形态与滑体的几何尺寸
4.1.4 工程地质剖面图的绘制
4.2 赤平极射投影的原理与方法
4.2.1 基本原理
4.2.2 投影方法
4.2.3 投影网
4.2.4 利用投影网(吴氏网)作投影图的步骤
4.2.5 实体比例投影法
4.3 岩体结构分析
4.3.1 单一结构面且结构面与边坡面倾向相同
4.3.2 单一结构面与坡面斜交的边坡
4.3.3 2组结构面与边坡斜交
4.3.4 3组或3组以上结构面与坡面斜交
4.4 赤平等面积投影法确定优势结构面
4.4.1 绘制结构面的极点投影图
4.4.2 极点等值线图的绘制
4.4.3 优势结构面的确定
第五章 边坡稳定性分析和计算
5.1 概述
5.2 平面滑动的分析和计算
5.2.1 单一滑面的滑坡稳定性分析
5.2.2 两滑面及多滑面的滑坡稳定性分析
5.2.3 由多个滑动面形成的滑坡体
5.3 圆弧形滑动的分析和计算
5.3.1 圆弧形条分法
5.3.2 考虑条块间接触力的分析方法——毕晓普(Bishop)法
5.3.3 条块间不平衡推力迭代法(传递系数法)
5.4 楔体滑动的分析和计算
5.4.1 楔体的几何参数
5.4.2 安全系数的计算
5.5 不稳定概率法分析边坡的稳定性
5.5.1 可靠性的定义
5.5.2 不肯定性的函数表示
5.5.3 可靠性分析
5.6 边坡稳定性评价
5.6.1 综合评价
5.6.2 敏感性分析
5.6.3 安全系数的选用
第六章 边坡设计计算图法
6.1 设计计算图法的原理
6.2 边坡设计计算图法的使用方法
第七章 确定人工边坡角的经验类比法
7.1 经验类比法概述
7.2 经验类比法的应用
第八章 滑坡的防治
8.1 边坡的防治对象与防治方法
8.1.1 边坡的防治对象
8.1.2 滑坡的防治原则
8.1.3 滑坡的防治方法
8.2 排水疏干技术
8.2.1 地表排水
8.2.2 地下排水
8.2.3 水平钻孔排水
8.2.4 渗水隧洞
8.2.5 垂直疏干井排水
8.3 挡土墙技术
8.3.1 挡土墙概述及其设置原则
8.3.2 重力式挡土墙适用范围及种类
8.3.3 重力式挡土墙的构造
8.3.4 重力式挡土墙的设计
8.3.5 有关重力式挡土墙的注意事项
8.3.6 薄壁式挡土墙
8.3.7 加筋土挡土墙
8.3.8 锚杆挡土墙
8.3.9 锚定板挡土墙
8.3.10 土钉挡土墙
8.4 锚索加固技术
8.4.1 锚索加固概述
8.4.2 锚索加固的设计
8.4.3 锚索加固施工
8.5 抗滑桩加固技术
8.5.1 抗滑桩加固概述
8.5.2 抗滑桩设计
8.5.3 抗滑桩的施工工艺以及在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8.6 注浆加固技术
8.6.1 注浆加固概述
8.6.2 注浆材料
8.6.3 注浆加固设计
8.6.4 注浆加固施工
8.7 实施减滑工程增强边坡的稳定性
8.7.1 实施减滑工程的实质
8.7.2 削坡减载法
8.7.3 减重反压法(减重压脚法)
第九章 边坡坡面防护
9.1 边坡坡面防护概述
9.2 植被防护
9.2.1 种草
9.2.2 栽草
9.2.3 铺草皮
9.2.4 植树
9.2.5 植被防护的优越性与应注意的问题
9.3 坡面的工程防护
9.3.1 抹面防护
9.3.2 捶面防护
9.3.3 喷浆及喷射混凝土防护
9.3.4 喷锚网联合防护
9.3.5 土工格栅挂网喷浆防护
9.3.6 护面墙
9.3.7 浆砌片石防护
9.3.8 干砌片石防护
9.3.9 浆砌片石骨架护坡
9.3.10 锚杆防护
第十章 边坡稳定性监测
10.1 概述
10.2 大面积边坡变形位移的观测
10.2.1 设站观测法
10.2.2 摄影测量法
10.2.3 光电测距仪监测
10.2.4 自动化监测网(即3S工程)
10.3 边坡表面测量岩体移动的装置
10.3.1 简易装置
10.3.2 地面伸长计
10.3.3 钢绳伸长仪
10.4 钻孔内测量岩体移动的装置
10.4.1 简易钻孔伸长计
10.4.2 钻孔多点精密伸长计
10.4.3 剪切带
10.4.4 边坡测斜仪
第十一章 边坡变形破坏的预报
11.1 滑坡预报的基本概念
11.2 边坡变形破坏预报的分类
11.3 滑坡预报的方法
11.3.1 概述
11.3.2 “斋滕法”的理论和方法
11.3.3 滑坡变形历时曲线外延法
11.3.4 Broadbent的预报方法
11.3.5 自然地质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