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计量经济学18讲视频
- 格式:WMV
- 类型:精品课程

- 提示:课程前二讲是免费下载的,您可以直接试下载。批量下载需要的学习币以标明的为准。>>批量下载方法
- 第01-02讲 免费试下载
- 华中科技大学计量经济学18讲视频批量下载 提取密码:nenp30
课程介绍
教学内容 |
一、课程在本专业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1.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思想、理论与方法以及若干前沿,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计量经济学打下坚实的方法论基础、数据处理以及相应的软件研发能力。使学生形成完整的计量经济学框架,并能了解现代经济学的来源、研究的问题及其应用范围等。 2. 培养学生应用计量经济学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形成分析数据并建立模型用于分析社会经济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现代计量经济学理念和学生进一步学习计量经济学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 培养学生将计量经济学与经济学和金融学或实际经济问题相融合的学习和思维方式。 二、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坚持经典与非经典、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应用、基础性与前沿性、国际化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原则构建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1.单一方程回归模型(教学学时:28)回归分析的性质;双变量回归分析的基本概念;双变量回归模型的估计问题;经典正态线性回归模型;双变量回归的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双变量线性回归模型的延伸;复回归模型的估计问题;复回归模型的推断问题;虚拟变量的回归模型2.放宽经典模型的假定(教学学时:20)多重共线性与微数缺测性;异方差性;自相关;传统计量经济学方法论(设定误差的类型、设定误差的后果、设定误差的检验、观测误差的后果及其补救);另立计量经济学方法(利莫尔的模型选择方法、韩德瑞的模型选择方法、嵌套模型与外嵌套模型的检验)3.现代计量经济学模型(教学学时:16)微观计量引论;自回归与分布滞后模型;联立方程模型;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单位根与协积 三、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课程重点:经典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与假设检验与应用,非经典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与假设检验与应用,微观计量引论,动态计量模型的估计与假设检验及其应用。课程难点:教材中经典和非经典部分中所引出的前沿部分;微观计量概念的引入估计;动态建模。解决办法:教师作为重点讲授,特别是以应用实例讲授其基本的念义与应用及其与经典和非经典模型的区别。指导学生上机实践和完成相应的作业并可提出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此外,指导学生自行下载相关讲义(英文)和案例以及数据,完成相应的研究。四、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设计思想: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是使学生能更深刻确准理解、掌握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特别是使学生能应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实际问题,进一步能基于实践提出理论问题或进一步需研究的问题。设计内容:(1)实验教学设计内容:涉及验证性实验教学、综合性实验教学、设计性实验教学等多种形式,包括单方程估计与预测、异方差检验、序列相关性检验、正态性检验和单位根检验、多元回归模型分析、联立方程模型的运行、经济模型的运行与政策评价等内容。(2)课程综合型应用实践教学设计内容:要求学生能基于数据分析、文献等提出问题、收集并处理数据、建立数理和计量模型,用软件包对模型进行估计和各种检验,并能初步对估计结果进行诊断,形成一篇与国际论文格式接轨的规范的学术论文。实践教学效果:(1)学生能结合实践进一步深刻理解抽象的计量经济学理论,并培养了学生应用计量理论的能力和兴趣;(2)学生产生了应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社会经济问题的自觉性;(3) 使学生开拓了学术视野,提高了学术研究能力。(4) 培养了学生学习和进一步学习计量经济学的兴趣与欲望,目前在本科毕业论文、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应用计量经济学研究问题的比例大幅上升,本科毕业论文中约有40%应用计量经济学,硕士和博士论文中分别约有50%、40%不同程度地应用计量经济学研究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