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医学免疫学22讲视频
- 格式:高清单视频
- 类型:精品课程

- 提示:在线学习受线路和学校服务器的影响,可能有在线看不了的情况,建议选择下载之后离线学习!
- 医学免疫学绪论
- 免疫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 抗原
- 补体
- 细胞因子及免疫膜分子1
- 细胞因子及免疫膜分子2
- 淋巴细胞1
- 淋巴细胞2
- 抗原提呈细胞及抗原提呈
-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 B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 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特点及其机制1
- 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特点及其机制2
- 免疫调节1
- 免疫调节2
- 超敏反应1
- 超敏反应2
- 超敏反应3
- 提示:课程前二讲是免费下载的,您可以直接试下载。批量下载需要的学习币以标明的为准。>>批量下载方法
- 华中科技大学医学免疫学第01-02讲免费试下载
- 华中科技大学医学免疫学22讲视频批量下载 提取密码:wud930
课程介绍
课程介绍
医学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学科,近年来,免疫学理论与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在疾病的研究、预防、诊断和治疗等应用中不断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目前,医学免疫学已成为基础医学的一门重要主干课程。
1、课程安排和教学目的
医学免疫学包括基础免疫学和临床免疫学二部分。
(1)基础免疫学作为必修课,其中理论课讲述免疫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实验课培养学生的免疫学实验基本技能。授课对象为学习基础课程的医学生,要求学生具有遗传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的基础,通过基础免疫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免疫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临床免疫学为选修课,主要讲述免疫学理论与技术在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和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取得的成果。授课对象为进入专业课程学习的医学生,要求学生具有基础免疫学和相关专业的知识。通过临床免疫学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应用免疫学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相应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
(1)基础免疫学的总学时为44学时,其中理论讲授28学时、讨论4学时、实验课12学时(4次实验课,3学时/次)。
基础免疫学理论课内容包括免疫学绪论、抗原、免疫器官和组织、免疫球蛋白、补体系统、细胞因子、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淋巴细胞、抗原提呈细胞和抗原提呈、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特点及其机制、免疫应答的调节、天然免疫、超敏反应。
基础免疫学实验课内容为:凝集与沉淀实验、淋巴细胞分离与表面标记检测、ELISA实验、NK细胞活性检测。实验课过程中讲述免疫学检测原理。基础免疫学讨论课内容为机体对抗原的应答过程。
(2)临床免疫学为18学时,主要内容为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移植免疫、肿瘤免疫和免疫学在医学中的应用。
教学大纲
前 言
免疫学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学科。它是医学专业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通过课堂讲授、实验技术操作、自学等教学过程,使学生掌握和了解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继的其它医学基础课程及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专业课程奠定基础,本大纲内容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级要求。
基础免疫学部分
第一章 医学免疫学绪论
1.掌握免疫、免疫学概念;
2.熟悉免疫学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
3.熟悉中枢免疫器官的概念及其结构和功能;
4.熟悉外周免疫器官的概念,熟悉淋巴结、脾脏和MALT的结构和功能,熟悉免疫细胞在其中的分布和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概念。
5.掌握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概念及其识别特点;
6.熟悉参与天然免疫的组分及其效应机制;
7.熟悉天然免疫的识别机制,熟悉模式识别受体的生物学特征、类型和功能;
8.了解天然免疫的生物学意义;
9.了解免疫学发展史及免疫学在医学生物学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章 抗原
1.掌握抗原的概念和抗原的两大特性(抗原的免疫原性和抗原的反应原性);
2.掌握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包括抗原本身的因素和肌体的因素);
3.掌握抗原特异性的分子基础—抗原决定基的概念;掌握B细胞决定基(表位),T细胞决定基(表位)的概念和特点;熟悉交叉反应的概念、机制和意义;
4.了解人工结合抗原的反应原性以及天然蛋白质的反应原性;
5.熟悉抗原分类的基本概念,掌握胸腺依赖抗原和胸腺非依赖抗原,了解抗原的其他分类方法;
6.了解其他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佐剂、超抗原和丝裂原)的种类和作用机制。
第三章 免疫球蛋白分子
1.掌握抗体(免疫球蛋白)的基本概念;
2.掌握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基本结构(轻链和重链、可变区和恒定区、功能区、J链和分泌成份,酶解片段等);
3.了解抗体的异质性,掌握独特型的概念;
4.掌握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功能(特异结合抗原、活化补体、)结合Fc受休、通过胎盘等);
5.熟悉五类免疫球蛋白分子的特点;
6.掌握单克隆抗体的基本概念,了解其优点和生产技术;
7.了解抗体的制备(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抗体);
8.了解免疫球蛋白分子超家族的概念和种类;
9.了解免疫球蛋白分子基因的特点及抗体多样性产生机制。
第四章 补体系统
1.掌握补体系统的基本概念、命名和成份;
2.熟悉补体系统激活的三条途径的激活物质、激活过程;
3.掌握三条激活途径的主要不同点;
4.熟悉补体的性质、补体合成的部位;
5.了解补体激活过程的调节,掌握体液中重要灭活物质如C1抑制物,C4结合蛋白、I因子,H因子等的调节作用;
6.掌握补体的生物学活性。
第五章 细胞因子
1.掌握细胞因子概念和命名;
2.掌握细胞因的共同特点;
3.了解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分子结构;
4.熟悉细胞因子在免疫应答中发挥的作用;了解细胞因子的其他生物学作用;
5.了解细胞因子的检测以及细胞因子与临床的关系。
第六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
(一)白细胞分化抗原(CD)
1.掌握CD的概念;
2.熟悉在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的CD分子,了解人类CD的分类和应用;
(二)粘附分子
1.掌握粘附分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了解粘附分子的重要生理和病理作用;
3.熟悉在免疫应答中产生重要作用的粘附分子。
第七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1.掌握MHC的基本概念;
2.了解小鼠H-2基因复合体结构及其表达产物和功能;
3.熟悉①人类MHC(HLA)复合体定位及结构、遗传特征;
4.掌握HLA抗原分子结构及其组织分布;
5.掌握MHC的生物学功能;
6.了解HLA在医学上的意义。
第八章 免疫细胞
(一)造血干细胞
1.掌握造血干细胞的概念;
2.熟悉造血细胞的分化与发育。
(二)T淋巴细胞
1.掌握T细胞主要表面分子的结构和生物学作用;
2.掌握T细胞亚群的分类及其功能;
3.掌握T细胞在胸腺内的发育过程和机制。
(三)B细胞
1.掌握B细胞主要表面分子的结构和生物学作用;
2.了解B细胞亚类及其特点,熟悉B细胞的发育过程;
三、参与固有免疫的淋巴细胞
1.熟悉参与固有免疫的淋巴细胞类型;
2.掌握NK细胞概念,了解其作用和意义。
(四)抗原提呈细胞
掌握抗原提呈细胞概念、种类(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B细胞及靶细胞)和特点;
第九章 免疫应答
(一)免疫应答概述
1.掌握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概念及其二者的特点和区别;
2.熟悉免疫应答作用时相。
(二)固有免疫应答
1.了解组织屏障的结构和功能;
2.熟悉固有免疫应答的细胞组成及其对病原体的识别特点;
3.了解固有免疫分子的效应。
(三)抗原提呈
1.掌握MHCI和MHCII类抗原提呈途径和过程;
2.了解交叉提呈
(四)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1.掌握T细胞识别抗原的特点及识别发生的部位;
2.掌握T细胞活化的信号要求;
3.了解T细胞活化细胞信号转导过程及活化后基因表达;
4.掌握CD4+T细胞及CD8+T介导的免疫效应及其发生过程;
5.了解T细胞应答的生理和病理学意义。
(五)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1.掌握B细胞TD抗原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掌握B细胞识别抗原的特点;掌握B细胞活化信号要求;了解B细胞的分化成熟、增殖和分化的特点;
2.熟悉B细胞对TI抗原的应答;
3.掌握体液应答一般规律;
4.熟悉粘膜免疫应答。
第十章 免疫耐受
1.掌握免疫耐受的概念及其与非特异性免疫抑制的区别;
2.了解免疫耐受的发现,天然耐受、获得耐受、完全耐受、不完全耐受,T细胞耐受,B细胞耐受;
3.熟悉影响免疫耐受形成的因素,包括抗原方面的因素和抗体的方面的因素;
4.熟悉影响免疫耐受维持时间的因素、免疫耐受终止的条件;
5.了解免疫耐受的机制和研究免疫耐受的意义。
第十一章 免疫应答的调节
1.掌握免疫调节的概念与意义;
2.掌握抗原、抗体、免疫细胞、独特型网络对免疫应答的调节;
3.了解MHC(Ir基因)对免疫应答的影响;
4.了解神经内分泌对免疫系统的调节;免疫系统对神经内分泌的调节;
5.了解群体水平的免疫调节。
第十二章 超敏反应
1.掌握超敏反应的概念及分型;
2.掌握Ⅰ型超敏反应的概念,发生机制;了解常见疾病;了解Ⅰ型超敏反应中IgE合成的调节及其受体;
3.掌握Ⅱ型超敏反应的概念:发生机制;了解常见疾病;
4.掌握Ⅲ型超敏反应的概念、发生机制;了解常见疾病;
5.掌握Ⅳ型超敏反应的概念、发生机制;了解常见疾病。
临床免疫学部分
第十三章 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病
1.掌握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病的概念;
2.熟悉自身免疫病的致病因素和发病机制;
3.熟悉自身免疫病的共同特点;
4.了解自身免疫病的免疫学治疗原则。
第十四章 免疫缺陷病
1.掌握免疫缺陷病的概念、表现及分类原则;
2.掌握继发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发生的机制,免疫学异常及其实验室检查原则;
3.了解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免疫学发生机制。
第十五章 移植免疫
1.掌握移植抗原的概念、种类及其与排斥反应的关系;
2.掌握排斥反应的类型及其发生的免疫学机制;
3.了解延长移植物存活的措施。
第十六章 肿瘤免疫
1.掌握肿瘤抗原的概念及分类;
2.熟悉机体抗肿瘤的免疫学机制;
3.熟悉肿瘤逃避免疫监视的机制;
4.了解肿瘤免疫学检测原则;了解肿瘤免疫的防治原则。
第十七章 免疫学检测技术(此章内容全部放在实验课讲授)
1.掌握体液免疫(抗原或抗体)的检测原理、方法、意义;
2.熟悉细胞免疫检测原理和方法;
3.了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免疫检测中的应用。
第十八章 免疫学防治
1.熟悉免疫学诊断的原理;熟悉常用的免疫功能检测指标;
2.掌握免疫治疗的概念;熟悉人工主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免疫重建的概念;
3.熟悉常见的免疫抑制剂的种类和作用机制;了解其他免疫治疗制剂的类型和作用机制;
4.掌握免疫学预防的概念和种类,熟悉免疫学预防的常用制剂及其作用机制,了解新型疫苗的种类、制备和优点。
实验内容:
凝集与沉淀实验:3学时
ELISA:3学时
淋巴细胞分离与E花环:3学时
NK细胞活性检测:3学时
讨论:
乙肝病毒感染机体后所引起的免疫应答过程及病理损伤:4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