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锅炉原理68讲视频
- 来源:华北电力大学
- 格式:高清三分屏视频
- 类型:精品课程

- 序号文件名格式页数大小
- 1
01第一章 绪论 .pptx43页7.94MB
- 2
02第二章 燃料 .pptx56页7.6MB
- 3
03第三章 燃料产物和热平衡 .pptx83页8.82MB
- 4
04第四章 煤粉制备 .pptx32页6.41MB
- 5
05第五章 燃料理论基础 .pptx65页9.6MB
- 6
06第六章 燃烧设备与煤粉燃烧新技术 .pptx127页17.75MB
- 7
07第七章 过热器和再热器 .pptx36页6.31MB
- 8
08第八章 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 .pptx33页6.79MB
- 9
09第九章 锅炉炉膛换热计算 .pptx51页7.42MB
- 10
10第十章 对流受热面换热计算 .pptx58页11.3MB
- 11
11第十一章 气液两相流动的概念 .pptx27页3.47MB
- 12
12第十二章 锅炉的设计参数选择和整体布置 .pptx90页29.29MB
- 13
13第十三章 强制流动锅炉 .pptx59页9.51MB
- 14
14第十四章 蒸汽净化和锅炉水质工况 .pptx27页4.87MB
- 15
15 锅炉原理教学大纲 .docx4页26.78KB
- 16
16 锅炉原理授课教案 .docx58页400.42KB
- 提示:在线学习受线路和学校服务器的影响,可能有在线看不了的情况,建议选择下载之后离线学习!
- 第1讲:前言
- 第2讲:绪论
- 第3讲:锅炉燃料1
- 第4讲:锅炉燃料2
- 第5讲:锅炉燃料3
- 第6讲:燃料燃烧计算和锅炉机组的热平衡1
- 第7讲:燃料燃烧计算和锅炉机组的热平衡2
- 第8讲:燃料燃烧计算和锅炉机组的热平衡3
- 第9讲:燃料燃烧计算和锅炉机组的热平衡4
- 第10讲:燃料燃烧计算和锅炉机组的热平衡5
- 第11讲:煤粉制备1
- 第12讲:煤粉制备2
- 第13讲:煤粉制备3
- 第14讲:煤粉制备4
- 第15讲:煤粉制备5
- 第16讲:煤粉制备6
- 第17讲:煤粉制备7
- 第18讲:煤粉制备8
- 第19讲:煤粉制备9
- 第20讲:燃烧理论基础1
- 第21讲:燃烧理论基础2
- 第22讲:燃烧理论基础3
- 第23讲:燃烧理论基础4
- 第24讲:燃烧设备和煤粉燃烧新技术1
- 第25讲:燃烧设备和煤粉燃烧新技术2
- 第26讲:燃烧设备和煤粉燃烧新技术3
- 第27讲:燃烧设备和煤粉燃烧新技术4
- 第28讲:燃烧设备和煤粉燃烧新技术5
- 第29讲:燃烧设备和煤粉燃烧新技术6
- 第30讲:过热器和再热器1
- 第31讲:过热器和再热器2
- 第32讲:过热器和再热器3
- 第33讲:过热器和再热器4
- 第34讲: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1
- 第35讲: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2
- 第36讲: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3
- 第37讲: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4
- 第38讲:锅炉炉膛换热计算1
- 第39讲:锅炉炉膛换热计算2
- 第40讲:锅炉炉膛换热计算3
- 第41讲:锅炉炉膛换热计算4
- 第42讲:锅炉炉膛换热计算5
- 第43讲:锅炉炉膛换热计算6
- 第44讲:对流受热面换热计算1
- 第45讲:对流受热面换热计算2
- 第46讲:对流受热面换热计算3
- 第47讲:对流受热面换热计算4
- 第48讲:对流受热面换热计算5
- 第49讲:对流受热面换热计算6
- 第50讲:锅炉整体布置和受热面计算1
- 第51讲:锅炉整体布置和受热面计算2
- 第52讲:锅炉整体布置和受热面计算3
- 第53讲:锅炉整体布置和受热面计算4
- 第54讲:自然循环蒸发系统及安全运行1
- 第55讲:自然循环蒸发系统及安全运行2
- 第56讲:自然循环蒸发系统及安全运行3
- 第57讲:自然循环蒸发系统及安全运行4
- 第58讲:自然循环蒸发系统及安全运行5
- 第59讲:自然循环蒸发系统及安全运行6
- 第60讲:强制流动锅炉1
- 第61讲:强制流动锅炉2
- 第62讲:强制流动锅炉3
- 第63讲:强制流动锅炉4
- 第64讲:强制流动锅炉5
- 第65讲:电站锅炉蒸汽品质及其污染防治1
- 第66讲:电站锅炉蒸汽品质及其污染防治2
- 第67讲:电站锅炉蒸汽品质及其污染防治3
- 第68讲:电站锅炉蒸汽品质及其污染防治4
- 提示:课程前二讲是免费下载的,您可以直接试下载。批量下载需要的学习币以标明的为准。>>批量下载方法
- 资源一(原版三分屏格式,只支持电脑):
- 锅炉原理第01-02讲免费试下载
- 锅炉原理68讲视频批量下载 提取码:wbbl30
- 资源二(mp4格式,支持电脑和手机):
- 锅炉原理mp4格式第01-02讲免费试下载 提取码:njps
- 锅炉原理68讲mp4格式视频批量下载 提取码:xjyd150
课程介绍
课程下载之后的解压密码是18023713880
锅炉原理是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热动方向和集控方向)的专业主干课程,72学时,三年级学生在学习完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力学、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和传热学后学习该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熟悉、掌握或了解锅炉机组工作过程、锅炉机组系统及组成部件、燃料及其燃烧特性、燃料燃烧计算和锅炉机组热平衡、煤粉制备及系统、燃烧理论基础、燃烧设备和煤粉燃烧新技术、过热器和再热器、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锅炉炉膛换热计算、对流受热面的换热计算、锅炉整体设计和受热面布置、自然循环蒸发系统及安全运行、强制流动锅炉、电站锅炉蒸汽品质及其污染防治、电站锅炉的运行调节等方面的知识。
锅炉原理是热动和集控学生毕业后,从事火电机组设计、安装、运行、检修和技术管理工作必须学习的重要课程。学好本门课程对于培养现代大型火电厂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课程在我校人才培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华北电力大学锅炉原理课程内容大纲: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1 锅炉任务
1.2 锅炉类型
1.3 锅炉的生产过程及组成
1.4 对锅炉的要求
1.5 锅炉原理研究内容概述
1.6 思考与讨论
第二章 燃料
2.1 (煤)成分(一)
2.1 (煤)成分(二)
2.2 发热量和灰的性质
2.3 煤的分类
第三章 燃料燃烧计算和锅炉机组的热平衡
3.1 空气量
3.2 烟气量
3.3 燃烧方程式
3.4 α确定
3.5 空气和烟气的焓
3.6 锅炉机组热平衡(一)
3.6 锅炉机组热平衡(二)
3.6 锅炉机组热平衡(三)
第四章 煤粉制备
4.1 煤粉性质
4.2 煤粉品质(细度、均匀度、水分)(一)
4.2 煤粉品质(细度、均匀度、水分)(二)
4.2 煤粉品质(细度、均匀度、水分)(三)
4.3 煤的可磨性和磨损性
4.4 磨煤机(一)
4.4 磨煤机(二)
4.4 录像
4.5 制粉系统辅助设备
4.5 录像
4.6 制粉系统(一)
4.6 制粉系统(二)
第五章 燃烧理论基础
5.1 化学反应速度的概述
5.2 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因素
5.3 连锁反应理论
5.4 燃料和空气混合物的着火(一)
5.4 燃料和空气混合物的着火(二)
5.5 火焰的传播
5.6 煤的燃烧过程
5.7 碳粒的燃烧(一)
5.7 碳粒的燃烧(二)
5.8 煤粉燃烧过程
第六章 燃烧设备和煤粉燃烧新技术
6.1 锅炉燃烧设备概述
6.2 直流式煤粉燃烧器(一)
6.2 直流式煤粉燃烧器(二)
6.3 旋流式燃烧器
6.4 煤粉炉炉膛
6.5 煤粉气流的着火燃烧
6.6 低负荷稳燃及低NOx煤粉燃烧技术(一)
6.6 低负荷稳燃及低NOx煤粉燃烧技术(二)
6.7 W型火焰燃烧技术
6.8 油燃烧器与点火器
6.9 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
第七章 过热器和再热器
7.1 过热器和再热器的作用和工作特点
7.2 过热器和再热器的结构型式(一)
7.2 过热器和再热器的结构型式(二)
7.3 典型过热器和再热器系统及其材料选择
7.5 气温变化的静态特性
7.4 热偏差
7.6 影响气温变化的因素
7.7 过热气温和再热气温的调节
第八章 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
8.1 省煤器的作用与结构
8.2 省煤器的主要参数和启动保护
8.3 空气预热器的型式(一)
8.3 空气预热器的型式(二)
8.4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漏风和热变形
8.5 尾部受热面的磨损、积灰和腐蚀(一)
8.5 尾部受热面的磨损、积灰和腐蚀(二)
第九章 锅炉炉膛换热计算
9.1 锅炉炉膛内传热的特点(一)
9.1 锅炉炉膛内传热的特点(二)
9.2 炉膛辐射传热的基本方程和有效辐射热计算方法(一)
9.2 炉膛辐射传热的基本方程和有效辐射热计算方法(二)
9.3 炉内传热的相似理论计算方法
9.4 炉膛受热面的辐射特性
9.5 炉膛火焰黑度
9.6 火焰中心位置修正系数M
9.7 炉膛结构特征及其他参数(一)
9.7 炉膛结构特征及其他参数(二)
9.7 炉膛结构特征及其他参数(三)
9.8 炉膛换热计算的修正方法
9.9 炉膛换热的其他计算方法
第十章 对流受热面换热计算
10.1 概述
10.2 对流受热面换热计算的基本方程与方法(一)
10.2 对流受热面换热计算的基本方程与方法(二)
10.3 受热面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一)
10.3 受热面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二)
10.3 受热面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三)
10.4 对流受热面的污染对换热的影响(一)
10.4 对流受热面的污染对换热的影响(二)
10.5 传热温压的计算
10.6 对流换热面积和流速的计算(一)
10.6 对流换热面积和流速的计算(二)
10.7 主要对流受热面的计算特点
第十一章 锅炉整体布置和受热面计算
11.1 热力计算
11.2 主要设计参数选择(一)
11.2 主要设计参数选择(二)
11.2 主要设计参数选择(三)
11.3 影响受热面布置因素(一)
11.3 影响受热面布置因素(二)
11.4 整体布置
第十二章 自然循环蒸发系统及安全运行
12.1 基本概念
12.2 汽水混合物的流型和传热(一)
12.2 汽水混合物的流型和传热(二)
12.3 两相流基本参数
12.4 简单回路的水循环计算(一)
12.4 简单回路的水循环计算(二)
12.5 复杂回路的水循环计算(一)
12.5 复杂回路的水循环计算(二)
12.6 水循环全特性曲线分析(一)
12.6 水循环全特性曲线分析(二)
12.7 循环可靠性校核
12.8 提高安全性的措施
第十三章 强制流动锅炉
13.1 直流锅炉概述
13.2 直流锅炉的水动力特性(一)
13.2 直流锅炉的水动力特性(二)
13.2 直流锅炉的水动力特性(三)
13.3 蒸发管中的脉动
13.4 直流锅炉的热偏差
13.5 超临界压力下水冷壁管内传热
13.6 多次强制循环锅炉
13.7 复合循环锅炉
第十四章 电站锅炉蒸汽品质及其污染防治
14.1 蒸汽品质及其污染原因
14.2 饱和蒸汽的机械携带
14.3 蒸汽溶盐和选择性携带
14.4 蒸汽带盐的沉积规律
14.5 给水净化
14.6 汽水分离和蒸汽清洗
14.6 录象
01第一章 绪论
02第二章 燃料
03第三章 燃料产物和热平衡
04第四章 煤粉制备
05第五章 燃料理论基础
06第六章 燃烧设备与煤粉燃烧新技术
07第七章 过热器和再热器
08第八章 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
09第九章 锅炉炉膛换热计算
10第十章 对流受热面换热计算
11第十一章 气液两相流动的概念
12第十二章 锅炉的设计参数选择和整体布置
13第十三章 强制流动锅炉
14第十四章 蒸汽净化和锅炉水质工况
15 锅炉原理教学大纲
16 锅炉原理授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