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农学>植物保护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普通植物病理学ppt课件

内蒙古农业大学普通植物病理学ppt课件

格式:PPT,类型:课件

课程介绍

        《普通植物病理学》是植物科学系植物保护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是学习农业植物病理学、植病研究法、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等专业课的基础。该课程非常重要,主要讲授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学习该课程对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植物病理学相关的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完成毕业论文都是必需的。该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综合性,与《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微生物学》等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学科密切相关,只有通过对以上课程的学习,学生才能更好的掌握植物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简介   

       《普通植物病理学》是在医学微生物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与植物学、真菌学、细菌学、病毒学、线虫学、植物解剖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工程、生物化学、园艺学、组织培养、土壤学、森林学、动物学、昆虫学、生物化学、化学、物理、气象等其它许多分枝学科有着密切联系的,这些学科的每一个新成就都可以使植物病理学受益,而且这些学科的许多成就已经解决了学多植物病理学中的问题。

 

       《普通植物病理学》是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开出。先修课程包括《植物学》、《微生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等,这门课程的学习为专业课—《农业植物病理学》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

        本课程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引起植物发生病害的病原生物及环境条 件;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病原生物与植物(寄主)间的相互关系及作用机 制(致病机制与抗病机制);控制或阻止病害发生和减轻病害造成损失的措施。

        生物科学的发展和进步日新月异,21世纪也是生物科学更加突飞猛进的时 代,许多经典的学科都增加了新的内涵,不少边缘学科的兴起又进一步促进了植 物病理学的发展。作为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普通植物病理学》也与时俱进,在近10年的时间里,在病原生物学、病原生物与寄主的互作反应、致病机制与 抗病机理、植物检疫与综合治理方面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传统的知识往往不能满 足教学的要求,促进了本课程的不断更新。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能反映出学科发展 的前沿和梗概,能让学生了解国内外的新发展。

       本课程逻辑性强、有独特的教学体系、内容精练、深浅适宜,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合于培养植物保护科技人员和普及植物病理学知识的需要。在教学上,教学内容系统性强,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即理论课与实践教学环节紧密结合,学生在理论课中掌握系统的植物病理知识,在实践中验证理论,从而更深入的认识普通植物病理学的内容和原理。

 

普通植物病理学PPT课件内容介绍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植物病原真菌 1 2 3 4 5 6
第三章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第一节 原核生物的一般性状

第二节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分类和主要类群

第三节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侵染与传播

第四节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病害的诊断

 

第四章 植物病毒

一、概况

二、定义

三、植物病毒的形态、结构和成分

四、植物病毒的复制和增殖

五、植物病毒的传播和移动

六、 植物病毒的分类与命名

七、 重要的植物病毒属及典型种

八、病毒病害的特征

 

第五章 植物寄生线虫

 

第六章 寄生性植物

 

第七章 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原

是由于植物自身的生理缺陷或遗传性疾病,或由于在生长环境中有不适宜的物理、化学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一类病害

 

第八章 侵染过程

侵染过程 (infection progress) :是指病原物从与寄主接触、侵入到寄主发病的过程。

 

第九章 病害循环

病害循环(disease cycle)是指侵染性病害从前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生,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生的过程。

 

第十章 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

第一节 共生、共栖和寄生

第二节 植物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

第三节 植物病原物的致病机制

 

第十一章 植物的抗病性

第一节 植物抗病性的概念和类别

第二节 植物受侵染后的生理生化变化

第三节 植物的抗病机制

 

第十二章 病害的流行及预测预报

病害的流行:病害在植物群体中大量严重发生,并对农业生产造成极大损失的状态;经常流行的病害叫做流行性病害

专门研究植物病害流行的学科称为植病流行学,其研究的中心问题是植物群体中病害的消长规律。

 

第十三章 植物病害的诊断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