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 药物化学课件
格式:PPT,类型:课件
- 序号文件名格式页数大小
- 1
01 第一章 溶液 .ppt17页1.82MB
- 2
02 第二章 电解质溶液和电离平衡 .ppt23页972KB
- 3
03 第三章 滴定分析法概述和酸碱滴定法 .ppt92页2.05MB
- 4
04 第四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ppt43页2.82MB
- 5
05 第五章 配位平衡与配位滴定法 .ppt35页4.15MB
- 6
06 第六章 重量分析法 .ppt40页534KB
- 7
07 第七章 分光光度法 .ppt35页1.96MB
- 8
08 第八章 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 .ppt30页764.5KB
- 9
09 第九章 烃 .ppt69页5.68MB
- 10
10 第十章 立体异构 .ppt58页2.67MB
- 11
11 第十一章 醇 酚 醚 .ppt33页1389568
- 12
12 第十二章 醛 酮 醌 .ppt22页574976
- 13
13 第十三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和取代羧酸 .ppt39页1499648
- 14
14 第十四章 胺 .ppt21页481792
- 15
15 第十五章 杂环化合物 .ppt34页911360
- 16
16 第十六章 生物分子 .ppt27页822272
课程介绍
第一章 溶液
溶液:一种物质以分子、原子或离子状态分散于另一种物质中所构成的均匀而又稳定的体系称为溶液。
溶液中被溶解的物质称溶质,能溶解溶质的物质称溶剂。溶液的性质与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相对组成有关,即与浓度有关。
第二章 电解质溶液和电离平衡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质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非电解质:溶于水后形成不带电的分子的物质叫非电解质。
电解质:而溶于水后能形成带电的离子的物质叫电解质。
电解质在溶液中是全部或部分以离子形式存在,电解质之间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反应。
第三章 滴定分析法概述和酸碱滴定法
滴定分析法是化学分析法中的重要分析方法之一。将一种已知其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称为标准溶液)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直到化学反应完全时为止,然后根据所用试剂溶液的浓度和体积可以求得被测组分的含量,这种方法称为滴定分析法(或称容量分析法)。
第四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氧化还原滴定法是滴定分析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它是以溶液中氧化剂与还原剂之间的电子转移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
第五章 配位平衡与配位滴定法
第六章 重量分析法
重量分析是定量分析方法之一。它是根据生成物的重量来确定被测物质组分含量的方法。在重量分析中一般是先使被测组分从试样中分离出来,转化为一定的称量形式,然后用称量的方法测定该成分的含量。
第七章 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Absorption Photometry)是一种基于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包括可见吸光光度法、紫外-可见吸光光度法和红外光谱法等。 吸光光度法同滴定分析法、重量分析法相比,有以下一些特点:
第八章 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
第九章 烃
第十章 立体异构
第十一章 醇 酚 醚
第十二章 醛 酮 醌
第十三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和取代羧酸
第十四章 胺
第十五章 杂环化合物
第十六章 生物分子
16.1糖类化合物
16.2脂类
16.3氨基酸与蛋白质
16.4核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