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 信息资源共享
- 来源:中山大学
- 格式:MP4
- 类型:精品课程

- 提示:在线学习受线路和学校服务器的影响,可能有在线看不了的情况,建议选择下载之后离线学习!
- 1 信息资源基本概念1(潘燕桃教授主讲)
- 2 信息资源基本概念2(潘燕桃教授主讲)
- 3 信息资源共享的概念1(潘燕桃教授主讲)
- 4 信息资源共享的概念2(潘燕桃教授主讲)
- 5 信息资源共享的目标(潘燕桃教授主讲)
- 6 信息资源和信息资源建设的概念(潘燕桃教授主讲)
- 7 信息资源建设、信息资源服务和信息资源共享的概念(潘燕桃教授主讲)
- 8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5A理论’的障碍” 课堂讨论(潘燕桃教授主讲)
- 9 信息资源共享的基本定理一(程焕文教授主讲)
- 10 信息资源共享的基本定理二(程焕文教授主讲)
- 11 信息资源共享的基本定理三(程焕文教授主讲)
- 12 信息资源共享的基本定理四(程焕文教授主讲)
- 13 信息资源共享基本原则1(潘燕桃教授主讲)
- 14 信息资源共享基本原则2(潘燕桃教授主讲)
- 15 信息资源共享基本原则3(潘燕桃教授主讲)
- 16 信息资源共享基本原则4(潘燕桃教授主讲)
- 17 信息资源服务的基本原则(潘燕桃教授主讲)
- 18 “你心目中理想的图书馆”小组讨论(潘燕桃教授主讲
- 19 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原则(潘燕桃教授主讲)-2008年
- 20 贮存图书馆理论(程焕文教授主讲)-2013年6月更新
- 21 贮存图书馆案例学习(程焕文教授主讲)-2013年6月更新
- 22 拥有与获取理论(周旖博士主讲)-2013年6月更新
- 23 中国经典理论(程焕文教授主讲)
- 24 图书馆学五定律(程焕文教授主讲)
- 25 文献老化理论、零增长理论及其课堂讨论(潘燕桃教授主讲)
- 26 拥有与获取理论(潘燕桃教授主讲)-2008
- 27 信息资源的类型及其课堂讨论、信息资源的社会作用(潘燕桃教授主讲)
- 28 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的基本问题、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的内容(潘燕桃教授主讲)
- 29 信息资源建设政策”案例学习及其讨论(潘燕桃教授主讲)-2008
- 30 信息资源的选择采集(周旖博士主讲)-2013年6月更新
- 31 馆藏信息资源的布局(周旖博士主讲)-2013年6月更新
- 32信息资源的选择采集(一)(倪莉副研究馆员主讲)
- 33 信息资源的选择采集(二) ( 倪莉副研究馆员主讲)
- 34 信息资源的选择采集(三)(倪莉副研究馆员主讲)
- 35 馆藏信息资源的配置(潘燕桃教授主讲)
- 36 馆藏信息资源的布局(一)(潘燕桃教授主讲)
- 37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州市少儿图书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图书馆、黄埔区图书馆的馆藏信息资源布局的小组讨论(潘燕桃教授主讲)
- 38 信息资源的整合、信息资源整体布局(潘燕桃教授主讲)
- 39 信息资源的评估(一)(潘燕桃教授主讲)
- 40 信息资源的评估(二)(潘燕桃教授主讲)
- 41 信息资源的选择采集、馆藏信息资源的配置(潘燕桃教授主讲)-2008
- 42 信息资源保存与保护的方法与措施等(潘燕桃、林明主讲)
- 43 信息资源保存与保护的概述(潘燕桃副教授主讲)-2008
- 44 信息资源保存与保护的方法与措施(潘燕桃副教授主讲)-2008
- 45 信息资源服务的评价(周旖博士主讲)-2013年6月更新
- 46 用户研究与培训(周旖博士主讲)-2013年6月更新
- 47 参观深圳大学城图书馆、深圳图书馆的讨论(一)(程焕文教授主讲)
- 48 参观深圳大学城图书馆、深圳图书馆的讨论(二) (程焕文教授主讲)
- 49 参观深圳大学城图书馆、深圳图书馆的讨论(三) (程焕文教授主讲)
- 50 用户研究与培训、信息资源服务模式 (潘燕桃教授主讲)
- 51 信息资源服务的方法:文献借阅服务、参考咨询服务 (邱蔚晴馆员主讲)
- 52 男女生“参考咨询红白大赛” 游戏(潘燕桃教授主讲)
- 53 用户研究与培训(潘燕桃教授主讲)-2008
- 54 信息资源服务模式 (潘燕桃教授主讲) -2008
- 55 文献借阅服务、参考咨询服务、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潘燕桃教授主讲) -2008
- 56 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潘燕桃教授主讲)-2008
- 57 信息资源服务的评估(潘燕桃教授主讲) -2008
- 58 格林威计划 (讲授学生:林梦笑、张晋鹤、陈慧琼、陈莉莉)
- 59 美国公法480号、美国国家采购与编目计划、全国期刊中心计划等内容(潘燕桃教授主讲)
- 60 拉丁美洲合作采访计划 (讲授学生:刘欣桐、粟丽萍、胡蓓蓓、罗卫、郭婷)
- 61 斯堪的那维亚计划(讲授学生:周裕东、林逸凯、林思阳)
- 62 国内信息资源共享计划1
- 63 国内信息资源共享计划2
- 64 国内信息资源共享计划3
- 65 国内信息资源共享计划4
- 66 国内信息资源共享计划5
- 67 OCLC模式等信息资源共享模式的比较 (潘燕桃副教授主讲)
- 68 PRDLA模式 (讲授学生:温思军、胡天成、崔丹玲、莫丽珍)
- 69 OhioLINK 模式(讲授学生:付颖杰、邝小梅、刘敏、陈桂静、黄卓瑜)
- 70 Minitex 模式(讲授学生:吴惠茹、李玮娴、张莹、张剑华、张禹)
- 71 NACSIS模式(讲授学生:林淑珍、白波、吴昌政、王鸿飞)
- 72 CALIS模式(讲授学生:林春柳、欧阳菲、颜瑜、罗荷蝶、王莎莎)
- 73 IFLA核心计划-1(程焕文教授主讲)-2013年6月更新
- 74 IFLA核心计划-2(程焕文教授主讲)(程焕文教授主讲)-2013年6月更新
- 75 IFLA核心计划-3:发展图书馆事业(ALP)计划(程焕文教授主讲)-2013年6月更新
- 76 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IFLA)与IFLA核心计划((潘燕桃副教授主讲)
- 提示:课程前二讲是免费下载的,您可以直接试下载。批量下载需要的学习币以标明的为准。>>批量下载方法
- 第01-02讲 免费试下载
- 信息资源共享 批量下载 提取密码:uase730
课程介绍
课程内容设计
1. 课程目标
中山大学是“211工程重点高校”,“985工程”建设学校,其办学目标是努力将中山大学办成国内一流,且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研究型综合大学。中山大学资讯管理系图书馆学专业是华南地区唯一的图书馆学专业,也是广东省的重点学科。信息资源共享课程作为图书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图书馆学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目标是,以本课程为专业基础,使学生全面掌握世界的信息资源共享的经典理论和最新方法,培养学生从事信息资源共享建设的实践能力,并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和从事图书馆实践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 理论课程内容设计
根据学习认知的规律,借鉴计算机科学、心理学和认知学等学科成果,把本课程的内容体系设计为由信息资源概述、信息资源建设、信息资源服务和信息资源共享等四个部分构成,具体包括如下12个方面的内容:
(1) 信息资源、信息资源建设、信息资源服务和信息资源共享的基本概念
(2) 信息资源建设、信息资源服务和信息资源共享的基本定理
(3) 信息资源建设、信息资源服务和信息资源共享的基本原则
(4) 信息资源建设、信息资源服务和信息资源共享的基本理论
(5) 信息资源分析
(6) 信息资源建设政策
(7) 信息资源建设的方法
(8) 信息资源保存与保护
(9) 信息资源服务方法
(10) 文献资源建设协作计划
(11) 信息资源共享模式
(12) IFLA核心计划
3. 实践课程内容设计
实践课的课程目标是,通过实践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信息资源共知共建共享新理论的同时,掌握信息资源建设、信息资源服务和信息资源共享的新方法和新技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课设计了学生报告、模拟检索、课程实习、案例学习、课程参观等五个实践项目:
(1)学生报告(10学时)
(2)模拟检索(2学时)
(3)课程实习(4学时)
(4)案例演示(4学时)
(5)课程参观(4学时)
实践课的主要创新点:
第一,强调协作学习,学生通过小组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学生报告”,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二,强调实践课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教师建设练习测试题库,学生利用题库进行自主练习测试和思考问题,改革了过去教师控制整个教学环节的传统模式,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提供了有效的资源。
《信息资源共享》教材
本书是教育部“面向 21 世纪教材”,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馆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学专业核心课程系列教材之一。内容包括信息资源共享的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基本原则、基本政策、各种技术与方法、国内外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计划和典型案例等。该教材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传统信息资源与数字信息资源相结合、中国国情与国际潮流相结合,特别突出了在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建设、服务和共建共享,全面地反映了网络信息参考咨询服务、馆际互借(ILL)、电子文献传递(EDD)等信息资源共享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理论充实,内容丰富,资料全面,是一部新颖实用、可操作性强的图书馆学专业教材。该教材可供图书馆学专业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档案学等相关专业的本科学生使用,也可供图书馆与信息管理从业人员进修提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