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自然科学>地球科学>地质学> 西北大学构造地质学视频和ppt课件
西北大学构造地质学视频和ppt课件
  • 西北大学构造地质学视频和ppt课件

  • 来源:西北大学
  • 格式:普通单视频
  • 类型:精品课程 课件
  • 提示:课程前二讲是免费下载的,您可以直接试下载。批量下载需要的学习币以标明的为准。>>批量下载方法
  • 西北大学构造地质学第01-02讲免费试下载
  • 西北大学构造地质学49讲视频批量下载 提取密码:z3fu30

课程介绍

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各本科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主要面向地质学专业基地班本科生,计划学时54学时。

构造地质学的课程特点是知识点较多;涉及的学科较多(矿物学、沉积学,岩石学,平面和立体几何,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变学等);研究对象的空间尺度变化大,时间跨度长;许多构造现象无法在实验室中重现,对其成因和作用过程的解释往往根据经验分析和推断,容易引起疑问 ;构造分析要求有良好的时空想象能力,善于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针对课程内容和教学需要,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包括:课堂授课,学生利用电子教材、CAI课件、网络课件等进行自学,课堂讨论,实习课。其中,课堂授课主要讲授重点和难点,有关专题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提出思考和讨论问题,不对课程内容作照本宣科式的全面讲解;学生自学要围绕课程内容和教学进度,在阅读参考资料扩大知识面的同时能够围绕教师讲授时提出进行思考,为课堂讨论作准备;课堂讨论除了综合实习后安排一次外,一般在授课过程中穿插进行。实习课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员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为此要求学员按质按量完成全部实习作业。实习过程中提倡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讨论。实习课成绩按比例记入最终成绩,并作为考察学生实际能力的重要参考。

如何在教学中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用较少的学时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是课程教学改革中的永恒主题。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念和手段。本课程自上世纪90年代中晚期开始进行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材和网络教学环境建设。电子教材(单机版)作为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一种尝试,目的是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种可供选择的工具,为建立一种面向学生的交互式教学模式奠定基础。教材采用了符合传统阅读方式的章节式多级菜单结构,设置了顺序和任意浏览、索引及图片和动画浏览功能。为方便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插图和动画采用了外部链接的方式。教师可以直接使用电子教材进行教学,也可以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重新编写、制作教学课件或演示软件。网络版(本课程)采用了全新的技术,模块功能更强大,使用更方便。

构造地质学全部课程资料都实行了网上公开,免费使用。上网资源包括课程教学大纲、多媒体电子教材、网络课程教材、实习教材、野外实习指导书、习题集、教案、自主开发的教学软件、授课用CAI课件,同时设置了网上答疑、课程资料下载等栏目。

课程总体要求为:

1、了解构造地质学的内涵、主要研究内容和基本研究方法;了解现代构造地质学的进展和发展趋势。

2、了解变形岩石力学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岩石变形的物理化学控制因素,并用于对不同构造现象的解释。

3、了解并掌握不同类型构造的几何特征、构造组合和有关成因机制。

4、具备地质图件的判读能力,掌握基本的作图方法。

5、掌握分析和解决区域构造问题的基本工作方法,初步具备综合分析区域构造的能力。

6、了解构造地质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及其新进展,了解其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为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


01 第一章 绪论

02 第二章 沉积岩层和岩浆岩的原生构造及其产状

03 第三章 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

04 第四章 变形岩石应变分析基础

05 第五章 岩石力学性质

06 第六章 劈理

07 第七章 线理

08 第八章 褶皱的几何分析

09 第九章 褶皱的成因分析

10 第十章 节理

11 第十一章 断层概述

12 第十二章 伸展构造

13 第十三章 逆冲推覆构造

14 第十四章 走向滑动断层

15 第十五章 韧性剪切带

16 当代构造地质学进展与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