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 机械设计基础
- 来源:武汉理工大学
- 格式:高清三分屏视频
- 类型:网络教育

- 机械设计基础第1讲
- 机械设计基础第2讲
- 机械设计基础第3讲
- 机械设计基础第4讲
- 机械设计基础第5讲
- 机械设计基础第6讲
- 机械设计基础第7讲
- 机械设计基础第8讲
- 机械设计基础第9讲
- 机械设计基础第10讲
- 机械设计基础第11讲
- 机械设计基础第12讲
- 机械设计基础第13讲
- 机械设计基础第14讲
- 机械设计基础第15讲
- 机械设计基础第16讲
- 机械设计基础第17讲
- 机械设计基础第18讲
- 机械设计基础第19讲
- 机械设计基础第20讲
- 机械设计基础第21讲
- 机械设计基础第22讲
- 机械设计基础第23讲
- 机械设计基础第24讲
- 机械设计基础第25讲
- 机械设计基础第26讲
- 机械设计基础第27讲
- 机械设计基础第28讲
- 机械设计基础第29讲
- 机械设计基础第30讲
- 机械设计基础第31讲
- 机械设计基础第32讲
- 机械设计基础第33讲
- 机械设计基础第34讲
- 机械设计基础第35讲
- 机械设计基础第36讲
- 机械设计基础第37讲
- 机械设计基础第38讲
- 机械设计基础第39讲
- 机械设计基础第40讲
- 机械设计基础第41讲
- 机械设计基础第42讲
- 机械设计基础第43讲
- 机械设计基础第44讲
- 机械设计基础第45讲
- 机械设计基础第46讲
- 机械设计基础第47讲
- 机械设计基础第48讲
- 机械设计基础第49讲
- 机械设计基础第50讲
- 机械设计基础第51讲
- 机械设计基础第52讲
- 机械设计基础第53讲
- 机械设计基础第54讲
- 提示:在线学习受线路和学校服务器的影响,可能有在线看不了的情况,建议选择下载之后离线学习!
- 第1讲:前言
- 第2讲:绪论1
- 第3讲:绪论2
- 第4讲:运动副及其分类
- 第5讲:机械系统的运动简图设计1
- 第6讲:机械系统的运动简图设计2
- 第7讲:机械系统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1
- 第8讲:机械系统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2
- 第9讲:机械系统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3
- 第10讲:铰链四杆机构1
- 第11讲:铰链四杆机构2
- 第12讲:铰链四杆机构3
- 第13讲:铰链四杆机构4
- 第14讲: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变1
- 第15讲: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变2
- 第16讲: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1
- 第17讲: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2
- 第18讲:凸轮机构的应用及分类
- 第19讲: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及其选择1
- 第20讲: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及其选择2
- 第21讲:盘型凸轮轮廓的设计1
- 第22讲:盘型凸轮轮廓的设计2
- 第23讲:设计凸轮机构时应注意的问题
- 第24讲:齿轮转动设计概述
- 第25讲: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 第26讲:渐开线和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征
- 第27讲: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名称几何尺寸计算
- 第28讲: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1
- 第29讲: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2
- 第30讲: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3
- 第31讲:渐开线齿轮的切齿原理及齿轮的变位原理1
- 第32讲:渐开线齿轮的切齿原理及齿轮的变位原理2
- 第33讲: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计算准则
- 第34讲:齿轮材料及热处理
- 第35讲: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和计算载荷
- 第36讲: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1
- 第37讲: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2
- 第38讲: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3
- 第39讲:斜齿圆柱齿轮转动的设计特点1
- 第40讲:斜齿圆柱齿轮转动的设计特点2
- 第41讲:齿轮的结构设计
- 第42讲:齿轮转动的润滑
- 第43讲:轮系的分类(Type of Gear Train)
- 第44讲: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1
- 第45讲: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2
- 第46讲: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1
- 第47讲: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2
- 第48讲:复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 第49讲:轮系的功用(Function ofGear Train)
- 第50讲:带传动概述
- 第51讲:带传动的几何计算和基本理论1
- 第52讲:带传动的几何计算和基本理论2
- 第53讲:普通V带传动的设计1
- 第54讲:普通V带传动的设计2
- 第55讲:普通V带传动的设计3
- 第56讲:螺纹
- 第57讲:螺旋副的受力关系、效率和自锁
- 第58讲:螺纹联接的基本类型1
- 第59讲:螺纹联接的基本类型2
- 第60讲:螺纹联接的预紧和防松
- 第61讲: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1
- 第62讲: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2
- 第63讲:键联结
- 第64讲:销联接
- 第65讲:轴的设计概述
- 第66讲:轴的初步估算
- 第67讲:轴的结构设计1
- 第68讲:轴的结构设计2
- 第69讲:轴的强度验算1
- 第70讲:轴的强度验算2
- 第71讲:轴的强度验算3
- 第72讲:滚动轴承设计前言1
- 第73讲:滚动轴承设计前言2
- 第74讲:滚动轴承设计前言3
- 第75讲:滚动轴承类型的选择
- 第76讲:滚动轴承的主要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
- 第77讲: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1
- 第78讲: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2
- 第79讲:滚动轴承装置设计1
- 第80讲:滚动轴承装置设计2
- 第81讲:滚动轴承装置设计3
- 第82讲:滚动轴承装置设计4
- 第83讲:机械系统速度波动产生原因及调节方法1
- 第84讲:机械系统速度波动产生原因及调节方法2
- 第85讲:机械系统运转的平均速度和不均匀系数
- 第86讲:飞轮的设计原理
- 第87讲:机械系统平衡的目的
- 第88讲:刚性回转体的平衡
- 第89讲:复习1
- 第90讲:复习2
- 第91讲:复习3
- 第92讲:复习4
- 第93讲:课程设计1
- 第94讲:课程设计2
- 第95讲:试题一
- 第96讲:试题二
- 第97讲:试题三
- 第98讲:试题四
- 提示:课程前二讲是免费下载的,您可以直接试下载。批量下载需要的学习币以标明的为准。>>批量下载方法
- 机械设计基础 第01-02讲免费试下载
- 武汉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基础视频批量下载 提取密码:6og130
课程介绍
《机械设计基础》第三版 主 编:彭文生、李志明、黄华梁主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或修订时间:2002.8
机械设计基础是工科高校机械类与近机类专业的主干技术基础课程。其的目是使学生掌握机构的结构原理、运动特性和机械动力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初步具有分析与设计基本机构的能力;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特点、选用和设计计算的基本知识,并初步具有设计一般简单机械及常用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本课程不仅为学生学习相关技术基础和专业课程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而且为今后从事机械设计和研究工作起到增强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作用。
本课程内容包括:机构系统的运动简图设计、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和齿轮机构的分析与设计,轮系的分析与传动比计算,挠性传动分析与设计,螺纹联结、键和销联结的分析与设计,轴、滚动轴承的分析和设计,机械系统的动力学分析和设计等。
机械设计基础 课程讲解
前言
绪论
绪论(续)
第1章 机械系统的运动简图设计
1.1 运动副及其分类
1.2 机械系统的运动简图设计
1.2 机械系统的运动简图设计(续)
1.3 机械系统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1.3 机械系统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续1)
1.3 机械系统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续2)
第2章 平面连杆机构设计
2.1 铰链四杆机构
2.1 铰链四杆机构(续1)
2.1 铰链四杆机构(续2)
2.1 铰链四杆机构(续3)
2.2 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变
2.2 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变(续)
2.3 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
2.3 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续)
第3章 凸轮机构设计
3.1 凸轮机构的应用及分类
3.2 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及其选择
3.2 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及其选择(续)
3.3 盘型凸轮轮廓的设计
3.3 盘型凸轮轮廓的设计(续)
3.4 设计凸轮机构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4章(略)
第5章 齿轮转动设计
5.1 概述
5.2 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5.3 渐开线和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征
5.4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名称几何尺寸计算
5.5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
5.5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续1)
5.5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续2)
5.6 渐开线齿轮的切齿原理及齿轮的变位原理
5.6 渐开线齿轮的切齿原理及齿轮的变位原理(续)
5.7 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计算准则
5.8 齿轮材料及热处理
5.9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和计算载荷
5.10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
5.10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续1)
5.10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续2)
5.11 斜齿圆柱齿轮转动的设计特点
5.11 斜齿圆柱齿轮转动的设计特点(续)
5.13 齿轮的结构设计
5.14 齿轮转动的润滑
第6章(略)
第7章 轮系设计
7.1 轮系的分类(Type of Gear Train)
7.2 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7.2 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续)
7.3 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7.3 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续)
7.4 复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7.5 轮系的功用(Function ofGear Train)
第8章 挠性传动设计
8.1 带传动概述
8.2 带传动的几何计算和基本理论
8.2 带传动的几何计算和基本理论(续)
8.3 普通V带传动的设计
8.3 普通V带传动的设计(续1)
8.3 普通V带传动的设计(续2)
第9章 螺纹联结设计
9.1 螺纹
9.2 螺旋副的受力关系、效率和自锁
9.3 螺纹联接的基本类型
9.3 螺纹联接的基本类型(续)
9.4 螺纹联接的预紧和防松
9.5 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
9.5 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续)
第10章 键联结和销联结设计
10.1 键联结
10.2 销联接
第11章(略)
第12章 轴的设计
12.1 概述
12.2 轴的初步估算
12.3 轴的结构设计
12.3 轴的结构设计(续)
12.4 轴的强度验算
12.4 轴的强度验算(续1)
12.4 轴的强度验算(续2)
第13章(略)
第14章 滚动轴承设计
14.1 前言
14.1 前言(续1)
14.1 前言(续2)
14.2 滚动轴承类型的选择
14.3 滚动轴承的主要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
14.4 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
14.4 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续)
14.6 滚动轴承装置设计
14.6 滚动轴承装置设计(续1)
14.6 滚动轴承装置设计(续2)
14.6 滚动轴承装置设计(续3)
第15章(略)
第16章(略)
第17章 机械系统的动力学分析和设计
17.1 机械系统速度波动产生原因及调节方法
17.1 机械系统速度波动产生原因及调节方法(续)
17.2 机械系统运转的平均速度和不均匀系数
17.3 飞轮的设计原理
17.4 机械系统平衡的目的
17.5 刚性回转体的平衡
重点复习
复习1
复习2
复习3
复习4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续)
模拟试题
试题一
试题二
试题三
试题四
本课程既有严密的理论性、逻辑性与系统性,又强调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同时,紧密结合机械工程实际,讨论机械工程技术的理论分析、技术设计的共性问题,并不断引入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新理论、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