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微生物学38讲视频
人气:35890- TAG: 微生物学
- 来源: 武汉大学
- 格式:高清三分屏视频
- 种类:精品课程
我国已故著名微生物学家高尚荫院士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开始在武汉大学从事微生物学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1955年,在高先生的积极筹划下,武汉大学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微生物学专业,开始正式的专业教学。当时高先生主持编写的“简明微生物学教程”是我国第一本微生物学教科书,对新中国微生物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我国已故著名微生物学家高尚荫院士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开始在武汉大学从事微生物学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1955年,在高先生的积极筹划下,武汉大学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微生物学专业,开始正式的专业教学。当时高先生主持编写的“简明微生物学教程”是我国第一本微生物学教科书,对新中国微生物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一门边缘学科,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市政工程和环境监测等专业本科生必修的的专业基础课。 课程是根据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工科基础课程最新制定的教学要求安排的。主要讲述环境工程中的污(废)水及有机固体废物生物处理和水体、土壤及大气污染与自净过程中涉及到的微生物学知识,以及饮用水卫生细菌学及其检验。内容包括细菌、放线菌、蓝绿细菌、酵母菌、霉菌、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
西安交大环境微生物学(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是重点研究污染环境中的微生物学,是环境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20世纪60年代末兴起的一门边缘学科,它主要以微生物学本学科的理论与技术为基础,研究有关环境现象,环境质量及环境问题,与其他学科如土壤微生物学,水及污水处理微生物学,环境化学,环境地学,环境工程学等学科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为补充。环境微生物...
01 绪论.ppt,02 第一章 细菌1.ppt,03 第一章 细菌2.ppt,04 第一章 细菌3.ppt,05 第一章 细菌4.ppt,06 第一章 细菌5.ppt,07 第一章 细菌6.ppt,08 第一章 细菌7.ppt,09 第一章 细菌8.ppt,10 第二章 放线菌1.ppt,11 第二章 放线菌2.ppt,12 第三章 酵母菌1.ppt,13 第三章 酵母菌2....
主讲 樊游 第一章 绪论 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 与任务 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 微生物的分类与命名 21世纪的工业微生物学 第三章 微生物的营养与生长 第一 节 微生物的营养 第二节 微生物的生长 第三节 菌体生长与发酵产物生成 第四章 微生物的代谢与调节及其人工控 制
微生物学PPT课件共九章;微生物是一类形体微小、单细胞或个体较为简单的多细胞,甚至无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总称。简单地说是人们对肉眼看不见的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是研究微生物及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微生物学既是当代生物技术及分子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门应用性、实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它是生物技术与应用和营养与食品检验高职专业的基础课和专业技术课, 其知识面覆盖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两方面,内容涉及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遗传变异、生态分布、传染与免疫等方面。该课程有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理解微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熟练掌握微生物的基本操作技能,为学员的就业和后...
中文版PowerPoint课件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细菌 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 第四章 病毒 第五章 微生物的营养 第六章 微生物代谢调节 第七章 微生物生长 第八章 微生物遗传学 第九章 微生物的生态 第十章 传染与免疫 英文版PowerPoint课件 Chapter 1 Introduction Chapter 2 Pr
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其知识面覆盖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两方面,内容涉及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遗传变异、生态分布、传染与免疫、分类与鉴定等方面。该课程有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理解微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熟练掌握微生物的基本操作技能,初步具有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后继专业课:食品微生物学、发酵工程、酶工程、食品发酵与酿造工艺学、食品生物技术...
微生物是一类形态微小的单细胞,或结构简单的多细胞,或没有细胞结构的一类低等生物的统称。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遗传变异、以及微生物进化、分类、生态等生命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
微生物是一群体积微小,结构简单,肉眼不能直接看到,必须借助于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第一章 原核微生物的形态和构造 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和构造 第三章 病毒和亚病毒 第四章 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 第五章 微生物的代谢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与控制 第七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育种 第八章 微生物的生态 第九章 传染与免疫 第十章 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的形态 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 第四章 病毒 第五章 微生物的营养 第六章 微生物的代谢 第七章 微生物的生长 第八章 微生物的遗传 第九章 微生物与食品变质 第十章 传染与免疫 第十一章 微生物的应用 第十二章 微生物的生态
微生物是所有形体微小,单细胞的或个体结构较为简单的多细胞的,甚或没有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统称。微生物学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利用基因工程的手段,构建有益的基因工程菌,从而使之具有新的遗传性状,产生人类所需要的新物质。
微生物(microorganism,microbe)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必须借助显微镜来观察和研究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它们是一些个体微小(<0.1mm)、构造简单的低等生物,包括属于原核类的细菌、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和蓝细菌(过去称蓝藻或蓝绿藻);属于真核类的真菌(酵母菌和霉菌)、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以及属于非细胞类的病毒、类病毒和朊病毒等 。
01 Introduce.ppt,02 Chapter 1 Cell Biology.ppt,03 Chapter 2 The Prokaryotes.ppt,04 Chapter 3 Eukaryotic Microorganism.ppt,05 Chapter 4 Viruses.ppt,06 Chapter 5 Microbial Nutrition and Metabo...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微生物主要类群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第三章 微生物的营养 第四章 微生物的代谢 第五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影响因素 第六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菌种选育 第七章 发酵食品微生物 第八章 微生物与食品腐败变质 第九章 食品卫生微生物
微生物(Microbe,Microorganism):所有形体极微小,单细胞或多细胞、细胞结构简单或没有细胞结构的、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需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一群微小的低等生物的总称 。因此“微生物”不是分类学上的“名词”,而是“形态学”上的概念,是一大群十分庞杂的、种类各异的、独立生活的低等生物群;其研究方法特殊,作用重大。
请输入登录信息
正在提交申请,请耐心等待
{{nr}}